基本通信协议

本章节仅对TCP客户端、TCP服务端、UDP及串口这四种通信协议在软件中如何操作进行介绍。

打开通信管理并选择设备管理

  1. 点击添加设备。
  2. 在弹出的设备管理页中,协议类型根据需求自行选择。
    说明:

    本章节仅适用于协议类型选择TCP客户端、TCP服务端、UDP及串口的这四种类型。

  3. 可选操作: 设备名称根据需求自定义命名,默认与选择的协议类型同名。
    说明:

    设备列表选中设备,右键单击选择重命名也可修改设备名称

  4. 根据实际情况完成通信参数的设置。

    不同设备的通信参数部分有所差异,部分完全一致。

    • 有所差异的参数:

      • 协议类型选择TCP客户端:需设置的参数为目标IP目标端口。此处填写作为TCP服务端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即可。

        说明:

        目标IP默认为127.0.0.1,此为环回地址,主要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的通信。实际使用时,需根据情况修改。协议类型选择TCP服务端和UDP时也有此类参数。

      • 协议类型选择TCP服务端:需设置的参数为本机IP本机端口。此处填写本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即可,作为TCP客户端设备的IP地址与端口号需与此处保持一致。

      • 协议类型选择UDP:需设置的参数为本机IP本机端口目标IP目标端口本机IP处填写本机的IP地址,目标IP处填写需接收UDP信息的设备IP,本机端口目标端口根据需求填写,未被占用即可。

      • 协议类型选择串口:需设置的参数为串口号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字符超时(ms)。除字符超时(ms)外的其他参数,根据外部设备的串口对应参数设置即可。字符超时(ms)参数可设置字符间的最大的延时时间。读取串口数据时,若两个字符间的传输时间差超过设置的时长,将直接返回现有的数据。

    • 完全一致的参数:

      • 数据上传:启用该功能时,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可上传给软件,进行显示或实现相关功能。例如设备管理处显示接收到的数据、还可传递给全局脚本、全局触发的字符串触发、方案自动切换等。未启用时,数据不会上传给软件。

        说明:

        无论该参数是否启用,不影响接收事件处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。

      • 自动重连:当软件与外部设备断开连接时,启用该参数可自动重连。

      • 接收结束符:启用该功能后,接收到的数据会根据设置的结束符进行数据分割,有效处理数据的黏包和分包问题。结束符可选择\r(回车)、\n(换行)、\r\n(回车换行),也可自定义设置,以右侧窗口显示的内容作为结束符使用。未启用时,每次读取到的内容不做处理,直接上传、

    说明:

    通信参数也可在创建设备后,通过设备管理页的右侧进行修改。

  5. 点击创建即可完成设备添加。
  6. 可选操作: 测试接收数据是否正常。

    若软件与TCP服务端设备通信正常,TCP服务端发送的内容将在接收数据处呈现。勾选16进制显示,可将接收的内容转换为16进制数据呈现。点击清空可清空当前接收数据处的内容。

  7. 可选操作: 测试发送数据是否正常。

    发送数据处输入需发送的信息后并点击发送,若软件与TCP服务端设备通信正常,设备能接收到发送的内容。勾选16进制显示,可将发送的内容转换为16进制发送。点击清空可清空当前发送数据处已发送的内容。

    说明:

    发送数据处仅支持输入String类型的字符。

  8. 启用设备列表本次添加设备右侧的,则软件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。
  9. 可选操作: 设备列表选中设备,右键单击选择删除可删除选中的设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