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章节对PLC类设备添加寄存器地址时需设置的通信参数进行介绍。
具体涉及的PLC类设备如下:
站号:用于标识PLC通讯站点的标识符,每个PLC都有一个唯一的HostLink站号。一般情况下,HostLink站号的范围是1到32,其中1号站是主站,其他站是从站。
软元件类型:表示寄存器类型,是可通过 CPU 模块直接访问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的软元件。 D代表数据寄存器。
整型数据类型:用于设置整型数据占用的内存大小,可选16bit或32bit。
软元件地址:需使用的软元件起始地址。
软元件点数:需使用的软元件个数。从配置的软元件地址开始计数。
超时时间(ms):表示该地址进行读写操作时,等待PLC应答的最大时间。超过该时间,返回失败;在时间段内收到数据,则立即返回。
关联地址:推荐使用该功能。该功能可将此地址会随同关联地址一起与PLC交互从而获取数据。可提高轮询读取效率,减少与PLC交互的次数。关联地址时,建议选择比较接近的地址作为轮询地址,建议相差在20个地址以内。
轮询读取:开启后,软件会主动实时从PLC设备获取该地址的数据。
关联地址和轮询读取功能互斥,使用时只能二选一开启或都不开启。
数据上传:启用该功能时,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可上传给软件,进行显示或实现相关功能。例如设备管理处显示接收到的数据、还可传递给全局脚本、全局触发的字符串触发、方案自动切换等。未启用时,数据不会上传给软件。
无论该参数是否启用,不影响接收事件处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。
整型数据类型:用于设置整型数据占用的内存大小,可选16bit或32bit。
软元件类型:表示寄存器类型,是可通过 CPU 模块直接访问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的软元件。 D代表数据寄存器。
软元件地址:需使用的软元件起始地址。
软元件点数:需使用的软元件个数。从配置的软元件地址开始计数。
超时时间(ms):表示该地址进行读写操作时,等待PLC应答的最大时间。超过该时间,返回失败;在时间段内收到数据,则立即返回。
轮询读取:开启后,软件会主动实时从PLC设备获取该地址的数据。
数据上传:启用该功能时,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可上传给软件,进行显示或实现相关功能。例如设备管理处显示接收到的数据、还可传递给全局脚本、全局触发的字符串触发、方案自动切换等。未启用时,数据不会上传给软件。
无论该参数是否启用,不影响接收事件处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。
帧格式:表示协议的报文格式,可选3E帧、3C帧格式3和4C帧格式5。
报文类型:设置通信数据的代码类型,可选ASCII数据或二进制数据。
软元件类型:表示寄存器类型,是可通过 CPU 模块直接访问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的软元件。 D代表数据寄存器,M代表辅助寄存器。
整型数据类型:用于设置整型数据占用的内存大小,可选16bit或32bit。
软元件地址:需使用的软元件起始地址。
软元件点数:需使用的软元件个数。从配置的软元件地址开始计数。
超时时间(ms):表示该地址进行读写操作时,等待PLC应答的最大时间。超过该时间,返回失败;在时间段内收到数据,则立即返回。
关联地址:推荐使用该功能。该功能可将此地址会随同关联地址一起与PLC交互从而获取数据。可提高轮询读取效率,减少与PLC交互的次数。关联地址时,建议选择比较接近的地址作为轮询地址,建议相差在20个地址以内。
轮询读取:开启后,软件会主动实时从PLC设备获取该地址的数据。
关联地址和轮询读取功能互斥,使用时只能二选一开启或都不开启。
数据上传:启用该功能时,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可上传给软件,进行显示或实现相关功能。例如设备管理处显示接收到的数据、还可传递给全局脚本、全局触发的字符串触发、方案自动切换等。未启用时,数据不会上传给软件。
无论该参数是否启用,不影响接收事件处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。
ModBus通信设备只支持保持寄存器。
主从模式:主站具有访问从站的权限,可以主动向从站发送数据,任何一次数据交换,都由主站发起。从站不能主动向主站发送数据,无论何时,从站都处于接收状态。一般分为主机模式和从站模式,当前软件只支持作为主机的模式使用。
协议类型:设置通信数据的代码类型,可选RTU数据或ASCII数据。
Int类型:用于设置整型数据占用的内存大小,可选16bit或32bit。
发送顺序:可设置占内存多于一个字节类型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,可选ABCD、BADC、DCBA、CDAB。例如数据为0x41 0x42 0x43 0x44,则CDAB的数据为0x43 0x44 0x41 0x42。
设备地址:设备的一个标识字段,推荐使用默认值。
寄存器地址:需使用的寄存器起始地址。
寄存器个数:需使用的寄存器个数。从配置的寄存器地址开始计数。
超时时间(ms):表示该地址进行读写操作时,等待PLC应答的最大时间。超过该时间,返回失败;在时间段内收到数据,则立即返回。
关联地址:推荐使用该功能。该功能可将此地址会随同关联地址一起与PLC交互从而获取数据。可提高轮询读取效率,减少与PLC交互的次数。关联地址时,建议选择比较接近的地址作为轮询地址,建议相差在20个地址以内。
轮询读取:开启后,软件会主动实时从PLC设备获取该地址的数据。
关联地址和轮询读取功能互斥,使用时只能二选一开启或都不开启。
数据上传:启用该功能时,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可上传给软件,进行显示或实现相关功能。例如设备管理处显示接收到的数据、还可传递给全局脚本、全局触发的字符串触发、方案自动切换等。未启用时,数据不会上传给软件。
无论该参数是否启用,不影响接收事件处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。
槽号:标识扩展单元所在的位置,设备自身参数。
整型数据类型:用于设置整型数据占用的内存大小,可选16bit或32bit。
标签名称:设置的变量名称,可自定义修改。
超时时间(ms):表示该地址进行读写操作时,等待PLC应答的最大时间。超过该时间,返回失败;在时间段内收到数据,则立即返回。
轮询读取:开启后,软件会主动实时从PLC设备获取该地址的数据。
数据上传:启用该功能时,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可上传给软件,进行显示或实现相关功能。例如设备管理处显示接收到的数据、还可传递给全局脚本、全局触发的字符串触发、方案自动切换等。未启用时,数据不会上传给软件。
无论该参数是否启用,不影响接收事件处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。
欧姆龙Fins TCP、欧姆龙Fins UDP通信设备只支持数据寄存器。
整型数据类型:用于设置整型数据占用的内存大小,可选16bit或32bit。
软元件地址:需使用的软元件起始地址。
软元件点数:需使用的软元件个数。从配置的软元件地址开始计数。
发送顺序:可设置占内存多于一个字节类型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,可选ABCD、BADC、DCBA、CDAB。例如数据为0x41 0x42 0x43 0x44,则CDAB的数据为0x43 0x44 0x41 0x42。
超时时间(ms):表示该地址进行读写操作时,等待PLC应答的最大时间。超过该时间,返回失败;在时间段内收到数据,则立即返回。
关联地址:推荐使用该功能。该功能可将此地址会随同关联地址一起与PLC交互从而获取数据。可提高轮询读取效率,减少与PLC交互的次数。关联地址时,建议选择比较接近的地址作为轮询地址,建议相差在20个地址以内。
轮询读取:开启后,软件会主动实时从PLC设备获取该地址的数据。
关联地址和轮询读取功能互斥,使用时只能二选一开启或都不开启。
数据上传:启用该功能时,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可上传给软件,进行显示或实现相关功能。例如设备管理处显示接收到的数据、还可传递给全局脚本、全局触发的字符串触发、方案自动切换等。未启用时,数据不会上传给软件。
无论该参数是否启用,不影响接收事件处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。
欧姆龙HostLink通信设备只支持数据寄存器。
整型数据类型:用于设置整型数据占用的内存大小,可选16bit或32bit。
软元件地址:需使用的软元件起始地址。
软元件点数:需使用的软元件个数。从配置的软元件地址开始计数。
站号:用于标识PLC通讯站点的标识符,每个PLC都有一个唯一的HostLink站号。一般情况下,HostLink站号的范围是1到32,其中1号站是主站,其他站是从站。
PLC单元号:每个PLC都有一个唯一的单元号,用于标识该PLC在通讯网络中的位置。单元号的范围是0到31,其中0号单元为主单元,其他单元是从单元。
上位机单元号:上位机标识,一般用默认值即可。
设备标识符:设备的一个标识字段,推荐使用默认值。
超时时间(ms):表示该地址进行读写操作时,等待PLC应答的最大时间。超过该时间,返回失败;在时间段内收到数据,则立即返回。
关联地址:推荐使用该功能。该功能可将此地址会随同关联地址一起与PLC交互从而获取数据。可提高轮询读取效率,减少与PLC交互的次数。关联地址时,建议选择比较接近的地址作为轮询地址,建议相差在20个地址以内。
轮询读取:开启后,软件会主动实时从PLC设备获取该地址的数据。
关联地址和轮询读取功能互斥,使用时只能二选一开启或都不开启。
数据上传:启用该功能时,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可上传给软件,进行显示或实现相关功能。例如设备管理处显示接收到的数据、还可传递给全局脚本、全局触发的字符串触发、方案自动切换等。未启用时,数据不会上传给软件。
无论该参数是否启用,不影响接收事件处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。
CPU号:根据设备自身参数设置CPU模块,CPU1为CPU模块 ,CPU2为附加CPU模块1,CPU3为附加CPU模块2,CPU4为附加CPU模块3。推荐使用默认值。
协议类型:设置通信数据的代码类型,可选RTU数据或ASCII数据。
Int类型:用于设置整型数据占用的内存大小,可选16bit或32bit。
软元件类型:表示寄存器类型,是可通过 CPU 模块直接访问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的软元件。 D代表数据寄存器。
寄存器地址:需使用的寄存器起始地址。
寄存器个数:需使用的寄存器个数。从配置的寄存器地址开始计数。
超时时间(ms):表示该地址进行读写操作时,等待PLC应答的最大时间。超过该时间,返回失败;在时间段内收到数据,则立即返回。
关联地址:推荐使用该功能。该功能可将此地址会随同关联地址一起与PLC交互从而获取数据。可提高轮询读取效率,减少与PLC交互的次数。关联地址时,建议选择比较接近的地址作为轮询地址,建议相差在20个地址以内。
轮询读取:开启后,软件会主动实时从PLC设备获取该地址的数据。
关联地址和轮询读取功能互斥,使用时只能二选一开启或都不开启。
数据上传:启用该功能时,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可上传给软件,进行显示或实现相关功能。例如设备管理处显示接收到的数据、还可传递给全局脚本、全局触发的字符串触发、方案自动切换等。未启用时,数据不会上传给软件。
无论该参数是否启用,不影响接收事件处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。
西门子S7、西门子S7-200Smart通信设备只支持数据寄存器。
整型数据类型:用于设置整型数据占用的内存大小,可选16bit或32bit。
DB:数据块(Data Blocks)的简称,是PLC编程中使用的数据存储区。
偏移量:表示数据在DB块中的存储位置。偏移量为整数,表示数据距离DB块起始地址的字节数。
字节长度:可设置从偏移量开始需要操作的字节个数。
超时时间(ms):表示该地址进行读写操作时,等待PLC应答的最大时间。超过该时间,返回失败;在时间段内收到数据,则立即返回。
关联地址:推荐使用该功能。该功能可将此地址会随同关联地址一起与PLC交互从而获取数据。可提高轮询读取效率,减少与PLC交互的次数。关联地址时,建议选择比较接近的地址作为轮询地址,建议相差在20个地址以内。
轮询读取:开启后,软件会主动实时从PLC设备获取该地址的数据。
关联地址和轮询读取功能互斥,使用时只能二选一开启或都不开启。
数据上传:启用该功能时,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可上传给软件,进行显示或实现相关功能。例如设备管理处显示接收到的数据、还可传递给全局脚本、全局触发的字符串触发、方案自动切换等。未启用时,数据不会上传给软件。
无论该参数是否启用,不影响接收事件处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