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弧对缺陷检测模块可检测圆弧的凹凸部分和断裂部分,并输出相关信息。该模块适用于检测“呈现圆环状分布,且具有一定径向宽度”的边缘区域。
本节内容包含:
圆弧对缺陷检测模块一般将实际提取到的边缘点对与基准(同心)圆弧对比较,通过分析边缘对的存在性、宽度等信息,明确是否存在边缘对缺陷。常见缺陷类型有断裂、凸起或凹陷等。
该模块基本算法原理与直线边缘缺陷检测基本相同,差异点如下:
待检区域应呈现出明显的具有一定径向宽度的圆环分布。
如果基准圆弧对需要该模块自行检测,则使用圆查找分别查找圆环外径圆和内径圆,并组成同心圆对。
该模块查找的是边缘点对,而非边缘点。
该模块无缺陷极性的认定,仅检测目标线条是否存在断裂或宽度异常(凸出或凹陷)缺陷。
该模块主要配置步骤如下:
针对待检测的圆弧对,绘制ROI。
基于前序的两个圆查找模块输出的圆弧半径数据(两者相减)和实际检测需求,判定圆弧宽度合格范围。
在运行参数页签设置圆弧宽度合格范围参数。
执行一次该模块,输出检测结果图像。
如果检测效果不理想,调整下文参数配置中提及的运行参数,并再度执行该模块,直至检测结果符合预期。
下图示例中,输出图像中标为红色的圆弧对,即为宽度不符合预期的缺陷圆弧对。
以下仅介绍该模块的运行参数详情。通过配置运行参数,可定义当前模块如何处理输入的数据。
设置需查找的边缘对类型。
定义待查找的两条边缘的极性。极性指灰度变化的类型,可设置为从黑到白、从白到黑或任意极性。此处的“黑”和“白”分别用来描述灰度值的低和高。
边缘阈值即梯度阈值,取值范围0~255。仅梯度大于该值的边缘点可被检测到。数值越大,抗噪能力越强,得到的边缘数量越少,甚至导致目标边缘点被筛除。
该值描述卡尺的宽度。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该值可以获取更加稳定的边缘点。噪点较多时建议取较大值,但相应的耗时将增大。
该参数为圆弧对缺陷检测的主要调节参数,只有在该参数范围内的圆弧对宽度才算作合格,超出范围的视作缺陷,在设置该参数前可使用卡尺工具测量出大致的圆弧对宽度。
多个缺陷点投影到基准(同心)圆弧,组成的像素尺寸大于缺陷尺寸阈值,则判定为缺陷尺寸生效。
缺陷轮廓与基准(同心)圆弧围成的面积是缺陷面积,开启后,仅面积大于缺陷面积阈值的缺陷能被查找到。
该模块输出结果中各项参数详情,请参见圆弧对检测模块的输出结果。